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动态

>

山丽网安:信息安全成为政治筹码 数据加密或能返璞归真

山丽网安:信息安全成为政治筹码 数据加密或能返璞归真


       由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人们正过渡到一个真正的信息时代。而信息、数据,这个以前看似很纯粹的东西在这个时代正发光发热,成为人们便利生活的最主要动力。

       因为技术的突破,能证明一个人确实存在的数据和信息在网络世界中几乎可以办到在现实生活中所有的事情。一份真实的个人信息,可以让你在网络中构筑自己的形象,并通过这个形象与人交流,并成为在这个世界购物的重要凭证。一个想法,在这个数据唾手可得的时代,可以被无数与您有相同想想法的人所支持,而着一切的基础都是因为你的想法也被数据化、信息化了。

       可以不夸张的说,除开肉体等生物因素,数据几乎能表现出你现实中的任何部分,包括最难琢磨的感情。也正是由于这一点,数据和信息变成了这个时代的主流和基础,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原动力。但是也正是由于这一点,数据本身或者说信息安全正成为全球争夺最激烈的对象,而随着这种争夺的加剧,它逐渐变得不那么纯粹,现今更逐渐沦为了多国间政治博弈的筹码。信息安全和数据安全到底怎么了,让信息安全领域的专家山丽网安来告诉你吧。

       【个人篇】信息安全政治博弈催生棱镜门 反恐、护民成为最无赖口号

很多人都诟病美国在处理国际纠纷中的立场,认为他们太“霸道”,而这种霸道似乎从未停止,即使遭遇了传闻中的“911”也没有减弱反而更有所加强。911之前,美国的霸道在于资源的争夺从而引起了中东许多本土国家和民众不满,虽然不能说这和911有直接联系,也不能说因为这样911就是美国罪有应得,但之间的联系却是显而易见的。而在911之后,美国的这种霸道似乎也有强加在自己民众身上的时候,而借反恐之名监控民众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之一。而最近的棱镜门也是其中比较典型的案例。

       所以对于想要保护信息安全的个人和个体来说,大国间的信息安全博弈,那些反恐和护民的“正义”口号正成为威胁自身隐私数据安全的最大来源。

       【商业篇】信息安全政治博弈让某些本土政治家随意拿“它国”企业开刀

据国外媒体报道,华为副董事长胡厚昆(Ken Hu)表示“我们可以确认,除了一些提升端对端网络安全能力的建议外,从来没有任何政府或其下属机构要求我们改变立场、政策、流程、硬件、软件、雇佣模式或任何事情。我们可以保证,从没有人向我们索要技术的访问权,或者提供有关任何公民、组织或政府及其所属机构的任何数据或信息。”

       去年10月,美国国会在其报告指出华为的设备存在安全风险。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兼该报告的作者迈克·罗杰斯(MikeRogers)告诫美国的公司:“如果你关心你的知识产权,如果你关心你的消费者隐私,如果你关心美国的国家安全,那么就换一个供应商。”

       今年7月,华为反驳了这类传闻,指出从来没有确凿的证据能够支持其黑客攻击的指控,并指责这些人是“种族主义分子”。华为在美国科技网站Verge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前中情局局长迈克尔·海登(MichaelHaden)的指控是“胡言乱语,他这种话我们已经听了很多年……”

       “在他们看来,误导和诬蔑华为可能感觉不错,因为华为是一家中国公司—对他们没有坏处、不犯法,对吗?大错特错。华为是一家大型跨国公司,业务遍及全球150个市场,为众多美国人的生活提供支持;此外,公司每年还间接地从美国供应商手中购买数以千计的产品(约60亿美元)。有人说,他们拿到了一些威胁的证据。好,那就公布于众。如果没有,那就闭上嘴。由于前者缺乏证据,目前看明显就是这样,因此这只是受政治诱导和种族主义企业支持的诽谤,仅此而已。”

       以上是一个典型的政府通过信息安全问题排除他国企业竞争的典型例子,虽然不能说这样的情况不会发生在中国,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这种政治博弈还会持续发生,只要信息安全和经济的利益牵扯还存在,就永远不会停止。

       面对个人和商业的信息安全不断被拿做国家间政治博弈的筹码的现状,我们用法律和抗议这条路似乎有点走不通,信息安全防护需要更纯粹、更直接的防护之法。

       调换思路 防护需从数据本身着手 数据加密或能达到返璞归真的效果

       在中国有几句俗语是这么说的,“不能一条到走到黑”,“退一步海阔天空”,说的都是面对困难和无法处理的情况,换一种思路或许能有不同的解决方法。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国际信息安全问题,加之多国政府对于信息安全仍有私心,从上往下的治理或许“走不通了”。那么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改变思路,既然从上往下不行,那么我们就“从里到外”。

       信息安全如何从里到外呢?就是指信息安全防护必须从数据的源头做起,只要我们能对自身敏感的信息做到自主的防护,自然能达到最好的防护效果。而其中数据加密能起到的作用最大。加密过的数据,即使被泄漏了、监听了甚至是监控了,真实内容也不会丢失,可以说对数据进行了本源的安全防护。而随着加密算法越来越个人化,加密技术和加密软件的多元化,政府想要完全控制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为个人、企业自主地加密数据进行防护提供了基础。

       同时为了适应现代多样安全环境和多种数据类型的加密需求,采用国际先进的多模加密技术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多模加密技术采用对称算法和非对称算法相结合的技术,在确保加密质量的同时,让用户有了更多加密模式的选择,从而能灵活应对各种加密需求。同时此技术采用的基于系统内核的透明加密又能适应多种格式的加密要求(格式无关性),从而提高了加密防护的全面性。而这种既灵活又全面的加密技术使用的典型代表正是山丽的防水墙系列。

       只要数据还存在价值,个人、企业甚至是国家都不会放弃对它的争夺,而成为政治博弈的筹码的现状更是无法改变,所以想要保护个人、企业甚至是国家的信息安全就必须转化思路,从源头做起,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加密软件进行本源防护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

关键字:信息安全 加密软件 数据安全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供应链中的信息安全 浅谈ERP系统的防护要领

针对NSA对云计算安全影响 数据加密是硬道理

“影子IT”信息安全隐患大 云计算发展受阻

看不见的危机 细数云计算的数据安全隐患

信息化与网络安全 这个时代无法逃避的话题